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7个重点,看中美卢森堡会晤

时间:2022-11-30 16:26:06 | 浏览:748

当地时间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卢森堡举行会晤。就在会晤前3天,中美国防部长刚刚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会谈。这样频繁的多层次接触引发了格外的关注,尤其是中美关系正

当地时间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卢森堡举行会晤。

就在会晤前3天,中美国防部长刚刚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会谈。

这样频繁的多层次接触引发了格外的关注,尤其是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十字路口,回头看,正是此前美国政府的一系列错误行径,导致中美间正常沟通渠道受阻,甚至是中断。

现在,拜登政府开始做出改变,为时未晚,但是美国妄图在此过程中,通过试探中国的底线来积累优势,恐怕是打错了算盘。

中国,必然会彻底打破美国的幻想。

面对大国博弈格局加速演变,要理解这次会晤以及背后的中美关系大势,得从这7个重点入手。

时机:元首外交引领凸显

会晤时间点本身,就有不少观察的角度。

这次会晤,距离今年3月18日的中美两国元首视频通话,仅仅过去了三个月。

三个月前,中美两国元首在视频通话中,都同意双方在各层级各领域要加强沟通对话。

元首视频通话61天后,杨洁篪同沙利文通电话。

元首视频通话87天后,杨洁篪同沙利文在卢森堡举行会晤。

在这三个月间,中美国防部长也通了电话、进行线下会谈,这都是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的第一次。

这些沟通与对话,都是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

两国元首之间的沟通,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定向把舵的作用。

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除了中美外交高层之外,今年上半年,中美还在两军、气变、卫生、农业等领域开展了一些对话:

4月22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共同出席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

5月26日、6月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一周内两次会面,就中美气候合作交换意见。

能谈,就说明双方有管控分歧、避免误判的意愿,正如新闻稿中提到的:

双方均认为保持沟通渠道顺畅是必要和有益的。

对于中美两个大国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虽然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趋势,但离中美关系的整体好转,还有相当距离。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告诉谭主,相较于上届美国政府,中美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客观上讲,是有一些恢复和改善。但美方恢复这些对话,到底是要从战略上改变一些对华负面的定位,还是只是为了要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个目的,才是关键。

评价的标准也简单,美方有没有把“四不一无意”落到实处。很明显,美方一些人没有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没有把拜登总统的积极表态落到实处。

这也是中美关系面临当前局面的症结所在。

杨洁篪也在会晤中指出:

美方应端正对华战略认知,作出正确抉择,把拜登总统的“四不一无意”表态转化为实际行动,同中方相向而行,切实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

地点:透过距离看对等

此次会晤的地点卢森堡,同样值得解读。

作为欧盟创始国和核心成员国,卢森堡在与中国的互动过程中,创造过不少“第一”:

用卢森堡大公的话来说,卢中两国虽然大小不同,但彼此关系一直很好,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水平很高。

今年是中卢建交50周年,而中卢关系之所以经受住国际风云考验,关键在于双方做到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这对于当前国际上最复杂的一对大国关系——中美关系来说,是借鉴,也是提醒:

交流和互动,必须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之上。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有四次中美高层会晤的地点选在了欧洲第三方国家。

这些国家和中美两国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卢森堡,也不例外。

刁大明告诉谭主,卢森堡在对外交往、在大国关系中长期奉行平等原则,也积极推进各方对话,与中美两国都保持良好关系,对两国而言不偏不倚。

谈在卢森堡,美方,也要理解这一地点背后的深意。

思维定势:通过言行看沙利文

此次会晤,美方的代表,又是沙利文。

谭主提到过,作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能够在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话题上,向总统提出建议。

那么,两国元首的话,沙利文听懂了吗?从其公开表态能看出,沙利文还是有所认识的。

今年3月份与中方的会晤中,沙利文就曾重申一个中国政策;

这次会晤,沙利文也强调了保持沟通渠道开放,以及控制两国间竞争的重要性。

然而,想要把表态转化为行动,还要克服巨大的阻力——美国政客固有的思维定势。

这是这次会晤的现场照片,左侧第一个,就是沙利文,坐在他旁边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告诉谭主,早在2019年,沙利文就曾和坎贝尔一同在《外交事务》杂志刊文,提到美国首先要靠投资做强自身,然后通过联络盟友和打价值观牌与中国竞争。

现在美国对华政策的所谓新“三分法”——“投资、结盟、竞争”,就透着沙利文的影子。

再加上拜登外交团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熟人圈子”,就导致他们总是按照既定的“群体思维”去制定和执行政策,彼此之间高度认同,想要从内部纠偏,并不容易。

不过,就连《纽约时报》都对这种“群体思维”之下,拜登政府以零和思维定义与世界其他超级大国的关系表达了担忧。

美国确实应该担忧,因为做出错误的选择,需要付出代价,如果错误始终得不到纠正而持续下去,一切严重的后果,都将由美方承担。

中方已将最严峻的后果摆在美国面前,美国若要装聋作哑,只会是自欺欺人。

焦点:透过议题看决心

会晤中,中方正告美方:

不要在台湾问题上有任何误判和幻想。

今年以来,美国又反反复复在涉台问题的红线上,违背其作出的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

先是美国政客不断试探:

4月初,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上演窜访台湾前被检测新冠阳性的闹剧;

拜登在出访日本时,再度“口误”,声称美国将会采取军事行动介入台湾问题,随后白宫又予以澄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所长邵育群告诉谭主,这次会晤,白宫发布的消息稿中,没有提到台湾问题,而是提了一句就“一系列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进行讨论,这说明,一方面,拜登政府对其不断提升美台实质性关系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其仍妄图掌握所谓两岸关系“现状”的主导权。

针对美国的这重心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在相关海域的合法权利。

意思也很清楚,台湾海峡不是美国所谓的“国际水域”,美国也别想以此为借口分裂中国。

同三个月前杨洁篪和沙利文的罗马会晤相比,这次会晤的新闻稿中,对于台湾问题的表述,有两处变化:

第一处,是出现一句新表述:

台湾问题事关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处理不好将产生颠覆性影响。这个风险不仅存在,还会随着美大搞“以台制华”、台湾当局大搞“倚美谋独”而不断升高。

美国的套路,中国看得清清楚楚。对这一行径的危险趋势发出警告,不仅是提醒美国,也是点破台湾某些人的幻想。

第二处,是措辞的变化:

2022年3月14日中美罗马会晤中,中方提到:

中方要求美方认清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和美方所作承诺。

2022年6月13日中美卢森堡会晤中,中方提到:

美方不要有任何误判和幻想,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必须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

从恪守,到必须恪守。

美方可以再想想刚刚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方的表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勿谓言之不预”。

意图:敲打“小动作”戳穿“小心思”

会晤中,中方表示:

美方理应与中方良性互动,为亚太地区繁荣、稳定和发展作出共同努力。

上一次杨洁篪同沙利文的通话中,中方也有相似的表述:

任何出于一己私利损害亚太地区各国根本和长远利益的行为,都注定走不远也行不通。任何拉帮结派、搞分裂对抗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这话,是在拜登“亚洲行”前说的。

事实上,这次中美双方会晤时,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还在亚洲——她先后前往韩国、菲律宾、越南、老挝。

这些都是中国周边国家,说舍曼此行和中国无关,恐怕谁也不会相信。就连外媒都指出,美国近期的一系列外交活动的主要议题是中国。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结盟”政策,就是希望拉“小圈子”,来“塑造中国周围的战略环境”。

为此,美国政客会不厌其烦地在各个公开场合,兜售自己的“印太战略”,渲染“中国威胁”。

而此次会晤结束后不久,G7峰会和北约峰会即将召开。这两场会上,美国一定还会继续拉“小圈子”遏制中国,继续攻击抹黑中国。

所以,中国才会先下一招,敲打美国——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请你好自为之。

美国的“小心思”,也不会如愿。就连美媒都在感慨,中国现在是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亚洲是赢家”,拜登政府改变不了这一点。

出现这样的情形,原因很简单——到底是选择分裂对抗的世界,还是选择合作发展的世界,各个国家,心里自有一杆秤。

事实:结合现实看诉求

就在这次会晤的半个多月前,拜登表态,称正在考虑削减对华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在8日的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听证会上直呼,“我相信,一些关税的最终买单者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它们伤害的是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

相比于之前,这段时间里,拜登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表态可谓极其频密且“积极”。

美国,是真的急了。

一方面,上届政府对华加征的部分关税快要到期,拜登政府必须要解决了;另一方面,是中期选举要来了,拜登政府面临极大压力。

为了中期选举的成绩单能好看些,拜登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

高通胀。

6月10日刚刚公布的美国5月最新通胀数据已经来到8.6%,刷新了40年来美国通胀的最高纪录,也打破了美国对于通胀见顶并开始下降的希望。

美联储将不得不更加努力地为经济踩刹车,加息50个基点这种上个月还出人意料的幅度,或将成为接下来几场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的常态。

滞胀风险。

不久前,世界银行刚刚发布了《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根据数据,2022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5%,较今年年初预测值下调了1.2个百分点。并且,报告指出,目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威胁与20世纪70年代时期的“大滞胀”相似。

除了美国国内问题,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美国也都需要中国的支持。

既然有求于人,就该拿出有诚意的态度和行动,美国更应该看清,解决问题也必须基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妄图损害别国利益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是痴人说梦,中国在核心利益面前分毫必争,绝不会做出让步。

方向:通过表述看大势

相较于三个月前的罗马会晤,此次会晤的新闻稿中,出现了两句新表述:

第一句,是一个判断。

中美关系处在关键十字路口。

刁大明告诉谭主,“十字路口”这个表达,之前外交部发言人使用过,但出现在高层会晤当中,特别值得关注。

这体现了美方改弦易辙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中国,一直坚持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来指导中美关系的发展。这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国际社会普遍愿望,理应成为发展中美关系的根本遵循。

对内,中国考虑的是人民利益;对外,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这是中国考量中美关系的一个坐标系。

而美国,对内,向来只考虑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向外,只考虑霸权的维系。

从发展中美关系的出发点上,美国就错了。

出发点错了,那美国的具体路径和方法,自然也都错了。

美国政客为何会在对华问题上出现分歧,正是因为其战略方向不对,才导致其在战略实施上,出现了混乱,引发了矛盾。

美国的套路、心思,以及内部的问题,中国都清楚。

所以,在新闻稿中有了第二句新的表述:

中方愿同美方探讨实现这一愿景的路径和方法。

相关资讯

乱不乱?卢森堡国、卢森堡区、卢森堡县、卢森堡市,还有卢森堡省

卢森堡大公国赫赫有名,有同名的卢森堡区、卢森堡县、卢森堡市。卢森堡市的上级是卢森堡县,上面是同名区、国,其实还有个卢森堡省。卢森堡大公国赫赫有名,隔壁比利时的卢森堡省却比它的面积更大。卢森堡省、卢森堡国、卢森堡区、卢森堡县、卢森堡市,卢森堡

一个人均GDP高达13万美元的国家“卢森堡”,看看卢森堡的发家史

简单介绍下卢森堡是欧洲一个袖珍国家,国土面积有2600平方公里,仅仅相当于我国北京市的1/6,人口也才60万,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县级城市,而且40%是外国人。那为什么卢森堡能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最多的国家呢?卢森堡早期发家靠的是钢铁产业,它

卢森堡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带你了解真实的卢森堡现状

去卢森堡旅游时发现在这个国家乘坐火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都是免费的,只要购买一张卢森堡卡就可以免费乘坐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买一天的、两天的、三天的),原来卢森堡自2019年夏天起就对所有公共交通实行免费,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所有公共交通免费

欧洲最富有的“卢森堡”是个怎样的国家?带你认识真实的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通称卢森堡,是一个位于欧洲的内陆国家,被邻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首都卢森堡市。面积2586.3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卢森堡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963年西格弗里德伯爵和特雷尔圣马科西敏修道院的一次贸易活动中。 西格弗里德购买了

“卢森堡”现状,一起来看看卢森堡的真实现状

卢森堡的人均收入排名全球第一,人民不光挣得多,活的时间还超级长,人均寿命80岁。卢森堡是欧洲仅存的大公国,占地2586平方公里,着实不大,周围的邻居我们都耳熟能详,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卢森堡到德国只用一个小时,到法国也就一个半小时,周末下班

被称为“千堡之国”的卢森堡你知道多少?卢森堡冷知识篇

1.卢森堡大公国(卢森堡语: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德语:Großherzogtum Luxemburg,法语: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简称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被邻国法国、德国

7个重点,看中美卢森堡会晤

当地时间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卢森堡举行会晤。就在会晤前3天,中美国防部长刚刚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会谈。这样频繁的多层次接触引发了格外的关注,尤其是中美关系正

欧洲自驾9国路书第四段:德国+奥地利+卢森堡

从法国、摩纳哥、意大利、梵蒂冈、瑞士、列支敦士登一路自驾过来,进入德国,这是第四段也是最后一段行程了。这段行程的观览将以奥地利的自然风光和德国的古堡为主要元素。(上接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行程)D36、菲森游览。主要景点介绍:1、新天鹅堡:

2022年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电商市场报告

一、区域概况比荷卢地区由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这三个欧盟成员国家组成。该地区占欧盟陆地面积的1.7%,拥有欧洲5.6%的人口,并创造了欧洲7.9%的GDP。2022年的人均GDP接近7.6万欧元,远高于欧洲平均水平27912欧元。比荷卢经济联

双边贸易年增50%,韩国与卢森堡将继续加强关键矿产供应链、太空和航空领域合作

据韩联社,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韩国和卢森堡11月29日同意加强在关键矿产供应链、太空和航空产业的合作。韩国贸易投资部副部长表示,韩国期待以韩国技术和基础设施为基础,加强半导体、复合材料等多种合作。据报道,两国202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

人均收入碾压卡塔尔,美国迪拜也没它有钱,卢森堡靠什么这么富

人均收入碾压卡塔尔,美国、迪拜在它面前都是个弟弟,卢森堡到底凭什么这么富?卢森堡有多富?人均收入超美国1.7倍,超印度52倍。敢砸2000多亿美元办世界杯的土豪卡塔尔在它面前,也得叫一声“大哥”。可是,卢森堡说起来还没咱们的深圳大,到底靠什

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计划发行2025年到期的5亿美元浮动利率票据

观点网讯:11月27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卢森堡分行(发行人)计划在该行建立的400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下发行于2025年到期的5亿美元浮动利率票据。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发行人在该行建立的400亿美元中期票据

做强“空中丝路”携手拥抱世界——访中国驻卢森堡前大使曾宪柒

■高端访谈搭建中欧空中桥梁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硕果累累,让“空中丝路”越飞越广。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深入采访知名专家学者、部门负责人等,对此次论坛成果、“空中丝路”建设经验、未来发展谋划等进行探讨解读,展示真知灼见,助

卢森堡有多少军队呢?

近代以来,欧洲崛起,可以说欧洲随便一个小国,都是列强,都可以在世界驰骋,入侵。所以欧洲为何这么发达,其实就是集体抢掠世界的结果。最典型就是卢森堡,这个堪称欧洲的袖珍国,但是在近代也是一个小列强。但是到现在早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那么卢森堡大

卢森堡本身相当于法国的一个省,规模类似中国的地级市,结构像省

卢森堡面积2600平方公里、人口60万,其规模本身相当于法国的一个省。卢森堡的国家结构比法国少了两级:国家直管区、区管县,县管市镇——本身相当于法国一个省。非常有意思的是,卢森堡并非省直管县,与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同,却是与中国很像。按照中国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海信家电股票推广联盟网加拿大旅游网自动售卖机资讯网羊宝宝取名字乳名网巴塞罗那旅游网Java编程学习网新东方西点学习网微波炉品牌大全网段子笑话精选百魔洞旅游网小红书旅游攻略郭富城歌迷网黄鹤楼旅游攻略渔具网
卢森堡旅游网-欧洲卢森堡十大旅游景点,卢森堡旅游景点排行卢森堡市、威尔海姆广场、卢森堡国立历史和艺术博物馆、夏洛特女大公桥、卢森堡城市历史博物馆、卢森堡大公馆、卢森堡圣母教堂、菲安登城堡是最著名最大并且最美丽的欧洲封建住宅之一,位于菲安登镇附近的海岬之上,并且靠近附近的河。卢森堡旅游网提供卢森堡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门票、点评、景点排名推荐。
卢森堡旅游网 haomaiya.com ©2022-2028版权所有